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30多年如一日,在清凉峰守护华南梅花鹿等野生动 

来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09

章叔岩和小梅花鹿在一起。

章叔岩在野外观测拍摄。本报记者 王建龙 摄

在浙江西北部,有一座清凉峰,连绵的大山里,藏着华南梅花鹿的倩影。

章叔岩,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顷塘保护站站长,在高山上工作了30多年,守护着华南梅花鹿等野生动植物,被人们亲切地称呼为“鹿爸爸”。

很多人将30多年的高山生活看成是匮乏单调寂寞的代名词,章叔岩却不以为然。讲起这些年的生活,他声音抑扬顿挫,神采飞扬。与其说他把青春献给大山,不如说大山给了他太多宝贵的人生体验,这是他的“桃花源”。

见过最美的冰凌、雾凇,与阳光下游荡的黄麂、梅花鹿邂逅,抬头望见黑白相间的凤头鹰飞旋……章叔岩说:“我时常被大自然的各种美丽与奇妙感动,看见世界的美好。”

守护者、拍摄者、记录者,这些身份都不足以定义章叔岩,在长期观测和拍摄中,他不仅成为最了解华南梅花鹿习性的人,也成为人们近距离了解清凉峰和观察自然的一扇窗。

与梅花鹿结缘

“人这一辈子,找到自己愿意做并能长久坚持的事情不容易。”

章叔岩“出圈”,因为一张梅花鹿的照片:一片白茫茫的雪野,一只梅花鹿矗立在雪地中。

1998年,章叔岩第一次用胶片相机在清凉峰上拍到了梅花鹿。这张照片成为华南梅花鹿存在的重要佐证。一时间,章叔岩的名字和华南梅花鹿有了关联。

然而,这并不是他们的偶然邂逅,彼时章叔岩已经在大山上工作了近10年。

1988年,临安昌化林场招工,章叔岩参加招考,开启了他的山间生活。章叔岩至今仍清晰记得初见梅花鹿的震撼。他回忆,在一次巡山中,山坳里忽然跳出几只梅花鹿。一头雄鹿在蓝天白云下昂头鸣叫,长长的鹿角奋力朝天空伸展。这个画面永远留在了章叔岩的脑海中。

1998年,清凉峰要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及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梅花鹿,但由于缺乏影像资料遭到质疑。为此专门成立调查组,不过兜兜转转也没有找到梅花鹿的踪影。

章叔岩坐不住了。上山前,他专门坐车进杭州城自费3000多元买了一台相机。不久,他真的拍到了华南梅花鹿。

“别人觉得是幸运,我却觉得是必然。”章叔岩说,多年在山上,他对山势和地形十分了解,对动物的活动轨迹也十分熟悉,“鹿很警觉,一旦听到声音就跑远了,我常常一个人行动。”

趴在湿润的灌木丛中,裤子已经被树叶上的露水打湿,章叔岩仍然一动不动,这是他工作的常态。

保护站建成之后,章叔岩便来到千顷塘工作。他负责监测保护华南梅花鹿。慢慢地,从一个连对焦都不会的“摄影小白”,成了知名自然摄影师,他说:“我乐在其中。”

春季的千顷塘保护站,依然湿冷。保护站外,盛放的野花生机盎然,装点着大山,这里有着山外见不到的自然美景。

多年来,章叔岩和妻子在保护站生活,水电、网络、地暖一应俱全,“现在在一线工作,物质条件不错,我爱的人和我爱的事业都在这山上。”

“人这一辈子,找到自己愿意做并能长久坚持的事情不容易。”章叔岩说,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别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寻到的理想,他已经寻到了。

保护是慢工出细活

“要敬畏自然,为自然付出。”

千顷塘区域是华南梅花鹿的栖息活动地区,是国家极为珍贵的基因多样性宝库。在保护华南梅花鹿这条道路上,章叔岩走得格外谨慎小心。

为了扩繁梅花鹿种群,保护站选择了一块区域建立围栏,让小鹿们在一个相对安全又自由的环境中出生、成长,然后再放归野外。在这里,章叔岩和工作人员一起照顾这些小鹿,“天天和它们接触,胆子还是很小。”章叔岩说,有时候门就在不远处,小鹿也会急得在围栏里乱转,找不到门。

至今,保护站已经进行过3次野外放归,章叔岩常常不舍小鹿离去,“他们像我的孩子。”章叔岩说出他的担忧,一直生活在野外的小鹿,会有爸爸妈妈带,但是从小在繁育基地长大的小鹿,对外界是陌生的,它有可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从发现到保护,保护区内的华南梅花鹿种群数量已经由最少的80头左右增加到300多头。章叔岩说,我最关心的还是它们是否有生存的能力。

近些年,户外运动井喷式发展,农家乐和旅游产业的发展给野生动物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夏天时,有人来到保护区搭帐篷,还有人野外用火。无论是深夜还是清晨,章叔岩每次都要赶过去警告。“嗓门大、脾气横”,这是章叔岩面对擅自闯入者的另一面。

上一篇:华北黄淮大风沙尘"不下线" 江南华南降雨频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