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华南地区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营造思考 

来源: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12

1 大学校园行道树概念解读 行道树是种植于道路两旁或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树种。行道树有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减少噪音等多重功效。对于大学校园而言,行道树是构成校园景观的重要元素和骨架,对校园景观整体格局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认为行道树是校园景观的展示窗口和校园景观元素连接的纽带。 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4℃,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在300d以上。多数地方年降水量为1 400mm~2 000mm,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亚热带区域。因此,华南地区的大学校园行道树,除了具备吸尘降噪、构成景观等功效外,还要具备防暑遮阴的功能。华南地区的校园行道树植物景观设计,需要在分析基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景观需求,采用合理的景观营造策略,努力构建功能合理、景观优良的行道树景观,重点强化其防暑遮阴功能。 2 大学校园行道树功能分析 2.1 景观营造功能 按照“景观三元论”的内在要求,大学校园景观需要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校园历史文化、地域特点等基础上,以身处校园之中师生的行为需求为出发点,满足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等3个层次的内在要求。第一层次景观环境形象是满足师生的视觉需求和校园景观的造景需求,营造风景宜人、景色动人的优美校园空间;第二层次环境生态绿化以园林植物为依托,营建亲近自然的校园生态环境,力求做到校园景观生态效应的最大化,形成校园环境景观与师生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1];第三层次大众行为心理是营造寓教于景、寓教于绿、寓教于交往的大学校园环境,满足广大师生在校园绿地环境中的学习、游憩、放松自我等需求,为他们提供可亲、可近、可游、可居的理想空间。由此可见,校园植物景观在校园整体景观风貌的形成和保持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校园绿化的骨干和基调的行道树,更是具有关键的地位。校园行道树具有引领校园景观整体风貌的作用,以其独具特点的线条美、形态美诠释校园景观特色,利用好行道树所特有的形态美、统一变化美、色彩美和季相变化美,可以使得校园景观生机盎然、景观整齐统一。因此,行道树的首要功能就是景观营造功能。 2.2 环境营造功能 大学校园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构成部分,对气候的改善和环境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行道树尤其是能够挥发香气和其他有益气味的行道树,具有杀菌消毒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吸收有害气体,净化校园空气,改善校园生态环境,能够为广大师生创造舒适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由于大学校园占地面积一般较大,行道树是校园绿地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行道树对于环境营造的功能是毋容置疑的。在行道树的选择配置中,应在满足当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造景需求的基础上,适当考虑选择具有较好的环境营造功能和具有吸尘降噪、杀菌消毒、芳香怡人等特殊功能的植物,如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栀子花(Gardenia jasminoides)、紫藤(Wisteria sinensis)、白兰(Michelia alba)等植物,这类型植物有的能够散发出来香气、有的能够散发出特殊气味,均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所挥发出的醇、酮、脂、醚类芳香化合物经过阳光照射,能分解出一种挥发性的芳香油,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产生旺盛的精力[3],这样的保健功效满足大学校园中从事脑力劳动的师生的切实需求。此外,很多树冠大、生长旺盛的常绿树种具有阻隔噪声的重要功效,尤其是对于处在城市中心区或交通干道、铁路沿线旁的大学校园,在进行学生宿舍区和教学区周边的行道树选择配置时,就可以选择此类树种,发挥应有的隔声功效;香樟、桂花、苦楝(Melia azedarach)、广玉兰、凤凰木(Delonix regia)、海桐等树木还具有较强的阻止尘埃功效[4],其叶片俨然一个天然过滤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清洁空气,有着环保校园的功效。 2.3 文化塑造功能 大学校园是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圣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校园景观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校园景观设计应在体现校园固有精神文化的基础上,以校园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学科特色文化为基础,用景观诠释文化,用景观塑造文化,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生态气息的理想空间。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既要重美化,也要重文化,更需要在把握文化与校园景观关系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景观[5]。行道树对于校园景观的塑造功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行道树一般都是当地的乡土树种,是反映学校所在地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通过行道树这一校园植物景观的基调就可以明晰辨识出校园景观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故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的地域文化,如厦门大学具有热带风格的棕榈类植物,武汉大学具有地方特色的樱花,华南农业大学别具特色的紫荆,都是学校文化的反映;第二,大学校园景观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点和承担的特殊使命,使其具备了其他城市景观不具备的教育功能,校园景观的使用者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能够得到室外教科书的教育,实现环境育人。如福建农林大学在校园中规划建设了集教学、科研、生态、观赏、运动休闲、思想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华植物园,不仅成为景观焦点,也成为相关专业的学习素材,植物园周边的行道树扮演了景观和教育的双重角色;第三,很多植物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岁寒三友松、竹、梅能够体现高尚情操,桃(Amygdalus persica)、李(Prunus salicina)象征师范教育桃李满天下等,运用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或者配以相应的景观元素进行校园景观设计,用景观的手法将植物的文化品格融合在校园景观环境之中,能够较好地展现大学校园景观的特色所在。 3 肇庆学院行道树景观分析评价 肇庆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广东省肇庆市,主校区位于端州区北岭山下,学校历来比较重视校园绿化建设,校园景观与北岭山自然风光遥相呼应,2013年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肇庆学院校园中的行道树总体状况较好,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景观纽带连接作用、遮阴纳凉作用、环境营造和文化塑造功能。教学生活区和休闲游览区植物景观整体水平较为良好,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现以该校校园为例,分析探讨其行道树植物景观营造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总结其对华南地区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营造的有益启示。 为全面评价了解肇庆学院主校区内行道树景观,拟从生长状况、景观效果两个方面对肇庆学院行道树景观进行分析评价,生长状况:分为 “差、一般、良好、优秀”四个等级,对应得分1-2-3-4;景观效果:分为 “差、一般、良好、优秀”四个等级,对应得分1-2-3-4。 针对上述两项评分结果,按照A、B、C、D、E五种优化措施对行道树景观进行优化处理,A-适当扩大树池,加厚根部土层;B-加强养护管理,保证水肥充足;C-增加林下地被、灌木植物种类,丰富景观空间;D-补充种植同类行道树;E-逐步更换淘汰现状行道树(评价得分和优化建议如表1所示)。 表1 肇庆学院主要道路行道树现状及景观优化建议道路编号道路名称/走向主要行道树生长情况景观效果优化建议01海容路黄葛榕石栗Aleuritesmoluccana白兰Michelia×alba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凤凰木Delonixregia小叶榄仁Terminaliamantaly44A+B02紫荆路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白千层+B03溢思路芒果Mangiferaindica细叶榕Ficusmicrocarpa43B04龙腾路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芒果Mangiferaindica33B05文锦路芒果Mangiferaindica黄花风铃木Tabebuiachrysantha垂叶榕Ficusbenjamina43A+B+C06文绣路凤凰木Delonixregia垂叶榕Ficusbenjamina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43A+B+C07灵珠路假槟榔Archontophoenixalexandrae22A+B+C+D08学府环路腊肠树Cassiafistula32B+C+E09紫荆路-力行书院桃花心木Swieteniamahagoni43B+C10力行书院-第二运动场腊肠树Cassiafistula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台湾栾树+E11明智书院-中巴软件园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美丽异木棉Chorisiaspeciosa43B12数字化校园服务中心北侧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43B13体育馆前文笔苑东侧红花风铃木Tabebuiapentaphylla黄花风铃木Tabebuiachrysantha大王椰子Roystonearegia33B+C14学校大门-国砚广场高山榕FicusaltissimaBlume32B+C+E15力行书院-公寓八区萍婆Sterculianobilis33A+B16学校水塔-映翠苑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32A+B17海容路-第二食堂小叶榄仁Terminaliamantaly33B+C18美术馆南侧菠萝蜜Artocarpusmacrocarpus43B+C19音乐楼南侧-外语楼小叶榄仁Terminaliamantaly盆架树Alstoniarostrata32B+C+D20紫荆路-第二教学楼南侧-第一教学楼南侧-西区排洪渠石桥大王椰子Roystonearegia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假槟榔Archontophoenixalexandrae22B+C+E 根据表1的分析评价,并结合校园行道树景观现状,现将肇庆学院校园行道树景观的优缺点总结如下,希望从这些思考中得出适合于华南地区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营造和优化的通用准则及参考意见。 (1)海容路、紫荆路、溢思路等校园主干道行道树景观较为优良,称为校园景观中的靓丽风景线和“绿带”,串联起校园中教学区、生活区、休闲景观区等重要景观节点。所选择的行道树黄葛榕(Ficus virens )、白兰(Michelia × alb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芒果(Mangifera indica)、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凤凰木(Delonix regi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等树种长势较好,充分发挥出了校园行道树景观的环境营造和防暑遮阴功效,较好诠释了校园景观为师生服务的功能。 (2)校园景观行道树的树种选择相对较为丰富多样。主要常绿树种有黄葛榕(Ficus virens )、白兰(Michelia × alba)、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等;观花树种主要有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凤凰木(Delonix regia)、腊肠树(Cassia fistula)、台湾栾树(Koelreuteria elegans )、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红花风铃木(Tabebuia pentaphylla)、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 (3)部分树种选择不当、生长不良、效果不佳。白千层(Melaleuca cajuputi )、腊肠树(Cassia fistula)等行道树长势较差,其中白千层景观效果和遮阴效果较差,长势一般;腊肠树景观效果尚可,但病虫害十分严重,建议在今后进行校园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进行优化处理,近期加强养护管理,远期若条件许可则应逐步更新替换为遮阴和景观效果较好的其他树种。紫荆路虽然景观效果较好,特别是在紫荆花开的季节,能够营造出紫荆花落满地的浪漫气息,但纵观紫荆路整条道路,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的生长问题较为突出,树体形状、根系生长都存在与道路争夺空间的现象,部分树体已经出现了倾斜甚至枯死的迹象。 (4)总体来说养护管理尚不足,校园中道树与道路争夺空间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树体衰老速度加剧。在今后校园景观更新改造时,建议将校园主干道海容路、紫荆路、溢思路、龙腾路等路段的现状花岗石路面铺装改为透水砖或将树木根部的树池扩大规格,增加覆土厚度,以优化行道树生长空间,保持树木正常生长态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扭转或延缓人行道路面硬化铺装行道树根系生长空间的剥夺和限制,延缓行道树衰老,保证行道树景观的可延续性。 4 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营造策略与建议 4.1 强化行道树景观的防暑遮阴功效 大学校园绿地作为校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降温加湿、降低太阳辐射和高温天气的不良影响、调节校园微气候的显著作用。校园植物的选择、种植、管理养护等环节,对校园景观整体风貌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华南地区大学校园行道树而言,遮阴避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尤其在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通过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降低遮阴区的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还可以通过蒸散作用降低空气温度增加相对湿度,进而显著地改善校园热环境[6-8]。大学校园绿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长期工作、学习、生活于此的师生员工,进行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使用人群的利用率和参与度。毫无疑问,校园空间内的植物冠幅和配置对景观空间的使用造成了较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在植物的选择方面,主要选择冠大荫浓的常绿树种,选择体量大且风阻力较小、通风效果好的植物;在配置手法上,要综合考虑太阳照射方位、建筑物遮阴等外界因素影响,由于东西向种植的乔木比南北向种植有更多的阴影时间[9],因此在行道树的植物配置也要考虑校园道路走向和校园建筑布局等宏观因素,充分发挥植物的遮阴防暑功效。肇庆学院校园内南北走向的主要道路是海容路和紫荆路,该两条道路选用了黄葛榕(Ficus virens )和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等植物作为行道树,遮阴功能较好,而第一教学楼前路段、体育馆前路段选用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作为行道树、灵珠路选用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作为行道树,虽然能体现热带风光,但遮阴避暑效果较差,在炎热的夏季难以带给人们舒适感。力行书院和博学书院前路段则没有种植行道树,不符合校园景观的使用需求,建议在今后校园景观提升工程中考虑在相关路段增设行道树,满足校园景观使用者遮阴纳凉的基本需求。 4.2 注重行道树景观与校园文化特质相辅相成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特质所在,是在办学发展历程中长期积淀和传承下来的烙印。校园环境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物质场所,也是进行教育和熏陶的学习空间。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在文化层面上的表达,属大学校园软环境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校园景观的内涵和感染力,更是提升学校竞争力和品牌的有力支撑[10]。要提升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在校园景观的营造中体现地域特色和展现学科特色,突出其个性所在。华南地区大学校园景观的营造中,就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因素,优先选用能代表华南地区文化特质和景观风貌的造景植物,并结合华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景观塑造,让校园景观更有内涵、更具可延续性。 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景观营造过程中,需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用景观诠释学科特色,增强校园景观的教育功效。行道树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骨架和纽带,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用植物烘托文化、象征文化、展示文化等,利用植物的相关特性,可以使校园景观增添意境美,更具文化气息[11]。对于师范类院校,可用内涵丰富的植物如桃、李象征桃李满天下,农林类院校可将植物学科教学与校园景观进行有机统一,或可尝试将相同科或属的植物配置设计在同一条道路之上,也可采用植物的名称或景观特点进行校园道路的命名等,如肇庆学院的海容路、紫荆路就是采用植物的名称或从植物名称中吸取灵感进行道路命名,另外也可尝试丰富行道树的种类,增加配置设计的灵活多样性。 4.3 注重行道树景观层次的丰富和提升 从广义上来说,行道树不仅包含种植于道路两侧的大乔木,也包括行道树下层种植的花卉、灌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道路两侧连续而统一的景观。随着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师生对校园景观期望值的不断增加,单纯种植大乔木作为行道树的传统做法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需要丰富行道树景观的层次,依据实际情况在行道树的下层种植耐阴灌木、花灌木等低矮植物,在丰富层次性的同时提高行道树景观的季相变化,增强行道树景观的实际价值和生态效益。对于肇庆学院校园中的行道树来说,就需要在增加行道树景观的层次性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大多数道路的行道树都是只有乔木一个种植层次或只是在树池中种植了简易的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等地被植物,行道树景观的层次性不够丰富,不符合校园景观多样化的要求。建议在今后校园景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逐步增加鸭脚木(Schefflera octophylla)、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银边山菅兰(Dianella ensifolia ‘Silvery Stripe’)、红背桂(Excoccaria cochinchinensis)、毛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棕竹(Rhapis humilis)等灌木和地被植物,丰富和提升行道树景观层次。 4.4 加强优质树种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 在植物景观营造中优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环境风貌、文化风俗条件的乡土树种,有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对于行道树更是如此,生长良好的行道树方能发挥出应有的景观效应,才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效果。在大学校园行道树种选择时应选择能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为此,在进行华南地区大学校园行道树的选择和种植时,必须掌握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气候、土壤、地形及生物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尽量选用华南地区的乡土树种作为适生树种中的基调树种,同时搭配其他特色树种,提升植物景观丰富性。 4.5 提高行道树施工种植与养护管理水平 随着学校办学的发展和师生对校园景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保障园林工程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手段,校园景观的养护管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12]。“三分种,七分养”的传统说法明确反映了养护管理对于校园景观的重要作用,校园景观尤其是行道树景观与养护管理的关系非常密切,行之有效的养护管理对于行道树发挥出应有的景观价值。对于行道树的养护管理,主要工作是保证植株正常、均衡生长,达到错落有致、自然丰满的状态。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日常管理养护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如树木修剪计划、水肥管理计划、病虫害防治策略、台风或暴雨等特殊天气前后修剪枯枝残枝等应急措施等。在养护管理过程中,要因地、因时制宜,特别注重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证行道树树形优美,充分美化校园道路景观,发挥防暑遮阴功能,提高观赏价值,延长树木寿命,保持校园道路景观的长期稳定。 5 结语 行道树是校园景观中的重要元素,树构成了校园绿化景观的基本框架格局,起着划分和串联校园不同区域绿色空间的作用,其景观的营造应该引起重视。以上提出的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营造策略与建议虽然是基于对肇庆学院的校园景观而进行的分析总结与提炼,但相关的校园景观营造策略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作为通用准则应用于华南地区大学校园景观的改造更新和优化调整中。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进行定性分析之外,建议有针对性地采取景观评价的手段对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为提高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以及景观的整体提升改造和优化更新提供全面的参考借鉴。 E-mail:。 1 大学校园行道树概念解读 行道树是种植于道路两旁或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阴并构成街景的树种。行道树有补充氧气、净化空气、美化城市、减少噪音等多重功效。对于大学校园而言,行道树是构成校园景观的重要元素和骨架,对校园景观整体格局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认为行道树是校园景观的展示窗口和校园景观元素连接的纽带。 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最冷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4℃,日平均气温≥10℃的天数在300d以上。多数地方年降水量为1 400mm~2 000mm,是一个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热带—亚热带区域。因此,华南地区的大学校园行道树,除了具备吸尘降噪、构成景观等功效外,还要具备防暑遮阴的功能。华南地区的校园行道树植物景观设计,需要在分析基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景观需求,采用合理的景观营造策略,努力构建功能合理、景观优良的行道树景观,重点强化其防暑遮阴功能。 2 大学校园行道树功能分析 2.1 景观营造功能 按照“景观三元论”的内在要求,大学校园景观需要在充分认识和把握校园历史文化、地域特点等基础上,以身处校园之中师生的行为需求为出发点,满足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等3个层次的内在要求。第一层次景观环境形象是满足师生的视觉需求和校园景观的造景需求,营造风景宜人、景色动人的优美校园空间;第二层次环境生态绿化以园林植物为依托,营建亲近自然的校园生态环境,力求做到校园景观生态效应的最大化,形成校园环境景观与师生和谐共处的空间环境[1];第三层次大众行为心理是营造寓教于景、寓教于绿、寓教于交往的大学校园环境,满足广大师生在校园绿地环境中的学习、游憩、放松自我等需求,为他们提供可亲、可近、可游、可居的理想空间。由此可见,校园植物景观在校园整体景观风貌的形成和保持过程中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作为校园绿化的骨干和基调的行道树,更是具有关键的地位。校园行道树具有引领校园景观整体风貌的作用,以其独具特点的线条美、形态美诠释校园景观特色,利用好行道树所特有的形态美、统一变化美、色彩美和季相变化美,可以使得校园景观生机盎然、景观整齐统一。因此,行道树的首要功能就是景观营造功能。 2.2 环境营造功能 大学校园绿地作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构成部分,对气候的改善和环境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行道树尤其是能够挥发香气和其他有益气味的行道树,具有杀菌消毒和抗氧化的作用,能够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吸收有害气体,净化校园空气,改善校园生态环境,能够为广大师生创造舒适宜人的学习和工作环境。由于大学校园占地面积一般较大,行道树是校园绿地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行道树对于环境营造的功能是毋容置疑的。在行道树的选择配置中,应在满足当地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和造景需求的基础上,适当考虑选择具有较好的环境营造功能和具有吸尘降噪、杀菌消毒、芳香怡人等特殊功能的植物,如香樟(Cinnamomumcamphora)、桂花(Osmanthusfragrans)、枫香(Liquidambarformosana)、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海桐(Pittosporumtobira)、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紫藤(Wisteriasinensis)、白兰(Micheliaalba)等植物,这类型植物有的能够散发出来香气、有的能够散发出特殊气味,均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所挥发出的醇、酮、脂、醚类芳香化合物经过阳光照射,能分解出一种挥发性的芳香油,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使大脑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产生旺盛的精力[3],这样的保健功效满足大学校园中从事脑力劳动的师生的切实需求。此外,很多树冠大、生长旺盛的常绿树种具有阻隔噪声的重要功效,尤其是对于处在城市中心区或交通干道、铁路沿线旁的大学校园,在进行学生宿舍区和教学区周边的行道树选择配置时,就可以选择此类树种,发挥应有的隔声功效;香樟、桂花、苦楝(Meliaazedarach)、广玉兰、凤凰木(Delonixregia)、海桐等树木还具有较强的阻止尘埃功效[4],其叶片俨然一个天然过滤器,能在一定程度上清洁空气,有着环保校园的功效。 2.3 文化塑造功能 大学校园是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圣地,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校园景观的质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校园景观设计应在体现校园固有精神文化的基础上,以校园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学科特色文化为基础,用景观诠释文化,用景观塑造文化,努力为师生提供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生态气息的理想空间。大学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既要重美化,也要重文化,更需要在把握文化与校园景观关系基础上,通过特定的植物景观设计策略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景观[5]。行道树对于校园景观的塑造功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行道树一般都是当地的乡土树种,是反映学校所在地地域特色的重要载体,通过行道树这一校园植物景观的基调就可以明晰辨识出校园景观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故而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的地域文化,如厦门大学具有热带风格的棕榈类植物,武汉大学具有地方特色的樱花,华南农业大学别具特色的紫荆,都是学校文化的反映;第二,大学校园景观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地点和承担的特殊使命,使其具备了其他城市景观不具备的教育功能,校园景观的使用者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能够得到室外教科书的教育,实现环境育人。如福建农林大学在校园中规划建设了集教学、科研、生态、观赏、运动休闲、思想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华植物园,不仅成为景观焦点,也成为相关专业的学习素材,植物园周边的行道树扮演了景观和教育的双重角色;第三,很多植物本身就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岁寒三友松、竹、梅能够体现高尚情操,桃(Amygdaluspersica)、李(Prunussalicina)象征师范教育桃李满天下等,运用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或者配以相应的景观元素进行校园景观设计,用景观的手法将植物的文化品格融合在校园景观环境之中,能够较好地展现大学校园景观的特色所在。 3 肇庆学院行道树景观分析评价 肇庆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森林城市广东省肇庆市,主校区位于端州区北岭山下,学校历来比较重视校园绿化建设,校园景观与北岭山自然风光遥相呼应,2013年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肇庆学院校园中的行道树总体状况较好,能够很好地发挥出景观纽带连接作用、遮阴纳凉作用、环境营造和文化塑造功能。教学生活区和休闲游览区植物景观整体水平较为良好,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现以该校校园为例,分析探讨其行道树植物景观营造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总结其对华南地区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营造的有益启示。 为全面评价了解肇庆学院主校区内行道树景观,拟从生长状况、景观效果两个方面对肇庆学院行道树景观进行分析评价,生长状况:分为 “差、一般、良好、优秀”四个等级,对应得分1-2-3-4;景观效果:分为 “差、一般、良好、优秀”四个等级,对应得分1-2-3-4。 针对上述两项评分结果,按照A、B、C、D、E五种优化措施对行道树景观进行优化处理,A-适当扩大树池,加厚根部土层;B-加强养护管理,保证水肥充足;C-增加林下地被、灌木植物种类,丰富景观空间;D-补充种植同类行道树;E-逐步更换淘汰现状行道树(评价得分和优化建议如表1所示)。 表1 肇庆学院主要道路行道树现状及景观优化建议道路编号道路名称/走向主要行道树生长情况景观效果优化建议01海容路黄葛榕石栗Aleuritesmoluccana白兰Michelia×alba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凤凰木Delonixregia小叶榄仁Terminaliamantaly44A+B02紫荆路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白千层+B03溢思路芒果Mangiferaindica细叶榕Ficusmicrocarpa43B04龙腾路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芒果Mangiferaindica33B05文锦路芒果Mangiferaindica黄花风铃木Tabebuiachrysantha垂叶榕Ficusbenjamina43A+B+C06文绣路凤凰木Delonixregia垂叶榕Ficusbenjamina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43A+B+C07灵珠路假槟榔Archontophoenixalexandrae22A+B+C+D08学府环路腊肠树Cassiafistula32B+C+E09紫荆路-力行书院桃花心木Swieteniamahagoni43B+C10力行书院-第二运动场腊肠树Cassiafistula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台湾栾树+E11明智书院-中巴软件园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美丽异木棉Chorisiaspeciosa43B12数字化校园服务中心北侧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43B13体育馆前文笔苑东侧红花风铃木Tabebuiapentaphylla黄花风铃木Tabebuiachrysantha大王椰子Roystonearegia33B+C14学校大门-国砚广场高山榕FicusaltissimaBlume32B+C+E15力行书院-公寓八区萍婆Sterculianobilis33A+B16学校水塔-映翠苑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32A+B17海容路-第二食堂小叶榄仁Terminaliamantaly33B+C18美术馆南侧菠萝蜜Artocarpusmacrocarpus43B+C19音乐楼南侧-外语楼小叶榄仁Terminaliamantaly盆架树Alstoniarostrata32B+C+D20紫荆路-第二教学楼南侧-第一教学楼南侧-西区排洪渠石桥大王椰子Roystonearegia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假槟榔Archontophoenixalexandrae22B+C+E 根据表1的分析评价,并结合校园行道树景观现状,现将肇庆学院校园行道树景观的优缺点总结如下,希望从这些思考中得出适合于华南地区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营造和优化的通用准则及参考意见。 (1)海容路、紫荆路、溢思路等校园主干道行道树景观较为优良,称为校园景观中的靓丽风景线和“绿带”,串联起校园中教学区、生活区、休闲景观区等重要景观节点。所选择的行道树黄葛榕()、白兰(Michelia×alba)、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芒果(Mangiferaindica)、细叶榕(Ficusmicrocarpa)、凤凰木(Delonixregia)、桃花心木(Swieteniamahagoni)、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等树种长势较好,充分发挥出了校园行道树景观的环境营造和防暑遮阴功效,较好诠释了校园景观为师生服务的功能。 (2)校园景观行道树的树种选择相对较为丰富多样。主要常绿树种有黄葛榕()、白兰(Michelia×alba)、阴香(Cinnamomumburmannii)、细叶榕(Ficusmicrocarpa)、桃花心木(Swieteniamahagoni)、人面子(Dracontomelonduperreanum)等;观花树种主要有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黄花风铃木(Tabebuiachrysantha)、凤凰木(Delonixregia)、腊肠树(Cassiafistula)、台湾栾树(Koelreuteriaelegans)、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speciosa)、红花风铃木(Tabebuiapentaphylla)、美丽异木棉(Chorisiaspeciosa)。 (3)部分树种选择不当、生长不良、效果不佳。白千层(Melaleucacajuputi)、腊肠树(Cassiafistula)等行道树长势较差,其中白千层景观效果和遮阴效果较差,长势一般;腊肠树景观效果尚可,但病虫害十分严重,建议在今后进行校园植物景观营造过程中进行优化处理,近期加强养护管理,远期若条件许可则应逐步更新替换为遮阴和景观效果较好的其他树种。紫荆路虽然景观效果较好,特别是在紫荆花开的季节,能够营造出紫荆花落满地的浪漫气息,但纵观紫荆路整条道路,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的生长问题较为突出,树体形状、根系生长都存在与道路争夺空间的现象,部分树体已经出现了倾斜甚至枯死的迹象。 (4)总体来说养护管理尚不足,校园中道树与道路争夺空间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树体衰老速度加剧。在今后校园景观更新改造时,建议将校园主干道海容路、紫荆路、溢思路、龙腾路等路段的现状花岗石路面铺装改为透水砖或将树木根部的树池扩大规格,增加覆土厚度,以优化行道树生长空间,保持树木正常生长态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扭转或延缓人行道路面硬化铺装行道树根系生长空间的剥夺和限制,延缓行道树衰老,保证行道树景观的可延续性。 4 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营造策略与建议 4.1 强化行道树景观的防暑遮阴功效 大学校园绿地作为校园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降温加湿、降低太阳辐射和高温天气的不良影响、调节校园微气候的显著作用。校园植物的选择、种植、管理养护等环节,对校园景观整体风貌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华南地区大学校园行道树而言,遮阴避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尤其在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通过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降低遮阴区的地面温度和空气温度,还可以通过蒸散作用降低空气温度增加相对湿度,进而显著地改善校园热环境[6-8]。大学校园绿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长期工作、学习、生活于此的师生员工,进行校园绿地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使用人群的利用率和参与度。毫无疑问,校园空间内的植物冠幅和配置对景观空间的使用造成了较为重要的直接影响。在植物的选择方面,主要选择冠大荫浓的常绿树种,选择体量大且风阻力较小、通风效果好的植物;在配置手法上,要综合考虑太阳照射方位、建筑物遮阴等外界因素影响,由于东西向种植的乔木比南北向种植有更多的阴影时间[9],因此在行道树的植物配置也要考虑校园道路走向和校园建筑布局等宏观因素,充分发挥植物的遮阴防暑功效。肇庆学院校园内南北走向的主要道路是海容路和紫荆路,该两条道路选用了黄葛榕()和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等植物作为行道树,遮阴功能较好,而第一教学楼前路段、体育馆前路段选用大王椰子(Roystonearegia)作为行道树、灵珠路选用假槟榔(Archontophoenixalexandrae)作为行道树,虽然能体现热带风光,但遮阴避暑效果较差,在炎热的夏季难以带给人们舒适感。力行书院和博学书院前路段则没有种植行道树,不符合校园景观的使用需求,建议在今后校园景观提升工程中考虑在相关路段增设行道树,满足校园景观使用者遮阴纳凉的基本需求。 4.2 注重行道树景观与校园文化特质相辅相成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特质所在,是在办学发展历程中长期积淀和传承下来的烙印。校园环境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物质场所,也是进行教育和熏陶的学习空间。大学校园园林景观设计在文化层面上的表达,属大学校园软环境的建设,不仅能够提高校园景观的内涵和感染力,更是提升学校竞争力和品牌的有力支撑[10]。要提升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质,需要多方面综合考虑,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在校园景观的营造中体现地域特色和展现学科特色,突出其个性所在。华南地区大学校园景观的营造中,就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地理因素,优先选用能代表华南地区文化特质和景观风貌的造景植物,并结合华南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历史文化遗产等进行景观塑造,让校园景观更有内涵、更具可延续性。 更为重要的是,在进行景观营造过程中,需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用景观诠释学科特色,增强校园景观的教育功效。行道树景观作为校园景观的骨架和纽带,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用植物烘托文化、象征文化、展示文化等,利用植物的相关特性,可以使校园景观增添意境美,更具文化气息[11]。对于师范类院校,可用内涵丰富的植物如桃、李象征桃李满天下,农林类院校可将植物学科教学与校园景观进行有机统一,或可尝试将相同科或属的植物配置设计在同一条道路之上,也可采用植物的名称或景观特点进行校园道路的命名等,如肇庆学院的海容路、紫荆路就是采用植物的名称或从植物名称中吸取灵感进行道路命名,另外也可尝试丰富行道树的种类,增加配置设计的灵活多样性。 4.3 注重行道树景观层次的丰富和提升 从广义上来说,行道树不仅包含种植于道路两侧的大乔木,也包括行道树下层种植的花卉、灌木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道路两侧连续而统一的景观。随着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师生对校园景观期望值的不断增加,单纯种植大乔木作为行道树的传统做法已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需要丰富行道树景观的层次,依据实际情况在行道树的下层种植耐阴灌木、花灌木等低矮植物,在丰富层次性的同时提高行道树景观的季相变化,增强行道树景观的实际价值和生态效益。对于肇庆学院校园中的行道树来说,就需要在增加行道树景观的层次性方面进行优化提升,大多数道路的行道树都是只有乔木一个种植层次或只是在树池中种植了简易的沿阶草(Ophiopogonbodinieri)等地被植物,行道树景观的层次性不够丰富,不符合校园景观多样化的要求。建议在今后校园景观建设和管理过程中,逐步增加鸭脚木(Scheffleraoctophylla)、吊兰(Chlorophytumcomosum)、银边山菅兰(Dianellaensifolia‘SilveryStripe’)、红背桂(Excoccariacochinchinensis)、毛杜鹃(Rhododendronpulchrum)、棕竹(Rhapishumilis)等灌木和地被植物,丰富和提升行道树景观层次。 4.4 加强优质树种乡土树种的推广应用 在植物景观营造中优先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环境风貌、文化风俗条件的乡土树种,有利于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对于行道树更是如此,生长良好的行道树方能发挥出应有的景观效应,才具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并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效果。在大学校园行道树种选择时应选择能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为此,在进行华南地区大学校园行道树的选择和种植时,必须掌握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气候、土壤、地形及生物等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尽量选用华南地区的乡土树种作为适生树种中的基调树种,同时搭配其他特色树种,提升植物景观丰富性。 4.5 提高行道树施工种植与养护管理水平 随着学校办学的发展和师生对校园景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作为保障园林工程效果与质量的重要手段,校园景观的养护管理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12]。“三分种,七分养”的传统说法明确反映了养护管理对于校园景观的重要作用,校园景观尤其是行道树景观与养护管理的关系非常密切,行之有效的养护管理对于行道树发挥出应有的景观价值。对于行道树的养护管理,主要工作是保证植株正常、均衡生长,达到错落有致、自然丰满的状态。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日常管理养护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如树木修剪计划、水肥管理计划、病虫害防治策略、台风或暴雨等特殊天气前后修剪枯枝残枝等应急措施等。在养护管理过程中,要因地、因时制宜,特别注重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保证行道树树形优美,充分美化校园道路景观,发挥防暑遮阴功能,提高观赏价值,延长树木寿命,保持校园道路景观的长期稳定。 5 结语 行道树是校园景观中的重要元素,树构成了校园绿化景观的基本框架格局,起着划分和串联校园不同区域绿色空间的作用,其景观的营造应该引起重视。以上提出的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营造策略与建议虽然是基于对肇庆学院的校园景观而进行的分析总结与提炼,但相关的校园景观营造策略具有一定的共性,可作为通用准则应用于华南地区大学校园景观的改造更新和优化调整中。在今后的研究中,除了进行定性分析之外,建议有针对性地采取景观评价的手段对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为提高大学校园行道树景观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以及景观的整体提升改造和优化更新提供全面的参考借鉴。 E-mail:。

上一篇: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去设计产品 走进傲力声(
下一篇:没有了